1)第五十九章 似夕阳晚霞,又似雨过天晴,又如长虹贯日!_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汝窑为魁。

  不管是什么瓷器,和正品的汝窑瓷相比,都会逊色几分。

  国际上曾经有过几次汝窑瓷古物的拍卖,几乎都是以破亿的天价成交。

  手工制作的汝窑瓷,在民间流传也是极为广泛。

  但,正品汝窑瓷太少了。

  很多人只知道汝窑是天青色或者粉青色,对于汝窑的细节,却根本不了解。

  最正品的汝窑瓷,是如玉质一般的观看,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汝窑瓷评比大会开始后,共有七位德高望重的评审对参加比赛的汝窑瓷进行鉴定。

  其中三位是国家级汝窑瓷艺术大师,四位是省级汝窑瓷艺术大师。

  七个老头往评审席上一坐,庞大的压力感扑面而来。

  其他手艺人在外面的椅子上坐着,坐了一圈。

  如果按照玄幻小说的境界,那这七个老头就代表汝窑境界的巅峰,周围都是年轻小辈。

  评比当天,还有很多省电视台的记者,这一次就连央视电视台的记者也来了。

  评比开始前,一个穿着旗袍的美女主持还在那念叨着写好的主持词: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和标准化,一直是每个手工艺人所追求的目标。”

  “现如今,市场上的汝窑瓷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此次交流大会,旨在通过评比筛选,制定出一套严格的汝窑瓷鉴定评价标准。”

  赵辰坐在会场外侧的椅子上,百无聊赖的拖着下巴。

  这样的评比大会规则很简单,七位汝窑瓷艺术大师先是将所有汝窑瓷快速浏览一遍。

  然后,评判出优秀的十到二十件瓷器,依次作为标准,向其他手艺人展览。

  参赛作品一共120件,分为两天评判完,时间还是非常充裕的。

  其中两个组各负责60件。

  主持人还在介绍着汝窑瓷艺术大师的身份,这些人都是很厉害的手艺人。

  能被评判为国家级或者省级艺术大师的,都是有真才实学才可以。

  他们和网络上那些沽名钓誉、或者是自封的大师完全不同。

  柳翰林也在其中,而且柳翰林是一位国家级汝窑瓷艺术大师,身份地位很高。

  工匠们看着这几位大师,目光中露出向往的神色。

  没多久,评选开始。

  一件一件瓷器被送到桌子上,每个大师都会评判一件瓷器,然后就瓷器的釉色、细节、裂纹等做出点评,打分。

  一件瓷器至少会经过三个大师的手里,有些像是高考阅卷一样。

  陆文之是华夏汝窑瓷艺术大师,来自汝州,在瓷器圈内地位非常高。

  这一次的汝窑瓷交流大会之所以这么火爆,就是因为请到了陆文之、柳翰林、张宏三位艺术大家。

  于是,华夏各地凡是做汝窑瓷生意的的厂家,亦或是做汝窑的手艺人,纷纷报名参加这场交流大会。

  只不过,光是初试筛选,就筛选出一大半的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