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章 苏轼和苏辙思考了三年,终于决……_大宋皇太子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年前,新政失败,欧阳修范仲淹等人被贬出汴京。

  这三年来,欧阳修他们在外地任职,励精图治,造福百姓,做出了一番漂亮的政绩,所以这才被调回汴京来。

  牛车上,欧阳修正在看信。

  信是赵旸一个月前写的。

  赵旸得知欧阳修即将回汴京,特意写了一封信给他,期待他早日回来。

  欧阳修看着太子殿下写给他的信,嘴角不觉扬起一个笑容。三年不见,不知道太子殿下大了多少,不知道太子殿下跟晏相读书读得怎么样。

  这次欧阳修回汴京,除了回汴京任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导太子殿下读书。

  与此同时,还有一行人也在来汴京的路上。

  这一行人就是苏洵父子三人。

  苏轼苏辙思考了三年,终于决定来汴京考太学。

  虽然苏洵不太愿意让两个儿子来汴京考太学,但是两个儿子决定考太学,他这个做父亲自然会支持,所以他亲自带着两个儿子来汴京。

  船上,苏洵正在教导苏轼苏辙读书。

  “休息下。”苏洵收起书,“先喝茶。”

  “是,爹爹。”

  父子三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点心。

  “哥哥,我们来汴京考太学,不跟福慧说吗?”苏辙面『露』疑『惑』地问道,“福慧之前还写信问我们要不要来汴京考太学,我们真的不跟他说吗?”

  苏轼笑着说道:“我想给他一个惊喜。”

  苏辙茫然地眨了眨眼:“惊喜?”

  “我们到了汴京,直接去相寺找他,他见我们来了,一定会非常惊喜。”苏轼是真的想给赵旸一个惊喜,他非常期待福慧看到他们的表情。

  苏辙明白了他哥哥的意思,一脸恍然地说道:“那福慧肯定兴坏了。”说完,他面『露』奇地说道,“三年不见,也不知道福慧什么样呢。”

  “应该是越越看。”这三年来,福慧每个月会写信给他们。虽然他们三年不见,但是因为每个月通信,他们之间非常熟悉。“福慧说他今年正式启蒙了,不知道他学得怎么样。”

  “福慧那么聪明,应该学得很吧。”虽然这三年来,一直福慧有书信往来,但是苏辙心里还是有些想福慧的。“三年前,福慧还没有正式启蒙就读了不少书,现在正式启蒙了,应该读了更多的书了。”

  “等见面了,得地考考他。”

  “哥,福慧说过,如果我们考上太学,他也会考太学,到时候我们就在一处读书了。”

  “等我们考上了太学,教福慧考太学。”虽然福慧比他们小很多,但是要是在一块读书,也是一件美事。

  苏洵听着两个儿子的对话,打趣道:“你们倒是很有信心考上太学啊。”

  苏轼对他爹爹笑了笑:“有爹爹您的教导,我们一定考上太学。”

  自两个儿子决定考太学后,苏洵就请他汴京城的朋友帮他弄到往年太学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