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章 农民的命根子_全职农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远参观完屠宰场,七里村的村干部带领张凡他们到一户人家坐下来谈。一路上过来,丁亮总想开口说话,都被张凡和梁经理等人逼着吞了回去。

  “听小丁说,大家对养牛项目都表示赞成。”梁经理首先开口道。

  今天过来的主要目的,还是谈养牛的事,尽快解决牧场的建立。一旦日本那边的良种牛运输回来,牧场就需要得到解决。

  接下来,就是说服村民,放弃土地的耕种,还原回草原的生态。

  这是最麻烦的,恐怕没有多少村民能接受,哪怕是他们的村干部,毕竟大家都是要养家糊口的,完全不担心怎么可能?

  “同意是同意,但张凡老板说的,要大家伙放弃耕种,以后不再有粮食的收成。对此,大家还很担心。”七里村的村长开口道。

  在张凡他们来之前,他们就动员了村民大会,就此事进行商讨。

  有八成以上的村民,对放弃耕种都表示抵触。作为传统的农民,土地跟粮食永远都是放在首位的。

  张凡他们则是让他们放弃那两样,谁都会迟疑。没有土地,没有粮食,他们都会心慌,都会彷徨,是农民特有的焦虑,没办法一下子改变的。

  “是呀!有没有更加保险的做法?或者说缓冲一点的措施?”村支书询问道。

  如果将退耕的计划定为几年,甚至十年来实现,潜移默化之下,村民的思想或许能转变过来。但是要他们马上接受这种提议,无疑逼着他们去捅马蜂窝一样。

  “那是退耕还草的计划。我们在张家寨,也得到了那边的生物科学家的赞赏,甚至表示遇到困难他们会帮忙。有了他们的帮助,养牛的成功率非常高……”丁亮再也忍不住开口说话。

  说着,便停不下来,跟村民解释退耕还草的概念,甚至搬出国家领导人的话来劝服大家,什么“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之类。

  他表示,退耕还草还林,发展畜牧业是偏远地区实施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个战略方针。

  而且,根据他的了解,由于“退耕还草”符合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生命力。

  经中央领导和政府提出,从国家的大政方针上,一改历史上形成的提倡垦殖、注重耕战、以粮为纲、奖励垦伐的作法,转变为退出耕种还林还草,对退耕者以粮代赈、实行补贴和鼓励政策。

  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大转折,是在经受荒漠化、沙尘暴、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态严重恶化之后理性的思考,是顺天意、合民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本身就是一项国家政策,是有补贴的,对我们而言,也算是有了一个小保障。”丁亮开始给自己村的村干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