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四章 振聋发聩_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主要表xiàn在三方面:水、土地、气候。

  水是生命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而气候则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适合人类生存。

  发展与环保,开发与保护,这是西部大开发中一对矛盾综合体,而对于西部而言,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加上西部近百年来人们盲目砍伐、开垦山林,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严zhòng破坏了生态平衡很多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所以从一开始,中*央对于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都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规定了许多项目,非环保测评不予上马,而且还推出了一项浩大的工程:退耕还林、还草。

  毁林开荒虽然增加了些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却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已使之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zhòng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坡耕地。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导zhì江河湖泊不数断淤积,使两大流域中下游地区水患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hài,国家也不得不年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投入防汛、抗旱和救灾济民。

  特别是九八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更是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也迅速统一了思想。

  退耕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被提上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决定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fù林草植被,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其基本政策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实施退耕还林,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长江和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强这一地区的防涝、抗旱能力,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又能为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提供生态保障,促进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取得更快的发展。因此,实施退耕还林不仅能够促进长江和黄河流域等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全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退耕还林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人们在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盲目开荒种田。一直成为难以遏制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严zhòng,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