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一章 曾经战斗生活得地方_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政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监督上刮起了一阵旋风在媒体追逐了一阵之后,也渐渐平静下来,但是这只是外界的感觉,从九二年到现在又是一个十年过去了,这十年的迅猛发展让一些后遗症也开始显现,特别是干部经济问题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位置稍高的人却是知道这样的监督机制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只有真正了解这个的才知道这样一上升之后产生的巨大影响,至少不少了解此事的人开始收敛。

  而作为此事一个引子的铝业,垄断的打破也让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进来,当然能够进入这样行业的肯定也是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比起国有企业的大张旗鼓来,民营企业们要低调务实许多,他们更看重的是国家这一次打开的这道政策缝隙带来的机遇和机会。

  其中耀明集团投入最大,作为国内很有影响力的知名民营企业,陆政东对于掌舵人还真是佩服。

  耀明集团的掌舵人在外界看来是胆大谨慎而又保守。

  这样的评价显得非常矛盾,但是陆政东却是觉得这样的评价并不矛盾,事实上在陆政东看来这正是其精明之处。

  外界所讲的胆大是讲他从来没有涉足过这样的重化工行业就敢于进军国内的垄断行业,而且是高度垄断行业,而陆政东却并不认为这是大胆冒进,而是经过了充分的调研。

  事实上对于这样欲破除垄断还未完全破除垄断的时候进入这样的行业是最佳的时候,因为一旦完全放开,民营企业在成本上的优势是国企无法比拟的。

  不过就是一个敢于进入这样行业的人。在对待资金的问题上却又非常谨慎。甚至可以讲非常保守。当年耀明集团决定进入重化工领域时,有不少银行主动找到他,表示愿意提供贷款,授信额度高达几十亿,但其掌舵人没有接受,只象征性地贷了四五亿。

  在这样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融资才意味着可以尽kuài做大做强,大企业以及大佬级的企业家们大多惯于且善于创zào花样翻新的融资手段。

  特别是现在铝业的行情趋势不错。规模越大自然也就越赚钱,可他居然送上门的贷款都不要,基本是靠自有资金投入,落在外人眼里真是难以理解。

  而陆政东却是很欣赏这一点,依赖规模扩张没错,但是过多的依赖规模扩张在国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过度的依赖银行或者拆借虽然能大大提高发展速度,但其中隐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因为别人不会像他一样知道国家会在什么时候祭出对他们来讲事关生死存亡的大杀器――宏观调控。

  一旦市场波动,国家紧缩银根,银行收紧银根或者是催还贷款。这样的企业资金链极易断裂,事实上。“突然死亡”的大型民企并不罕见,从德隆到铁本,从比较早的著名老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