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节_星汉灿烂,幸甚至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母人虽活着,可我知道她的心已经死了,留下的只是一副皮囊。”袁慎自言自语般的说下去。

  少商想起了外界的传闻——袁氏主母是个怪人,不出门,不交际,若非怕失礼连御赐的筵席都不想去,十几年来对家事和儿子不闻不问,一门心思潜心修道——怕不是在修道,而是在祭奠她死去的挚爱。

  少商忽然理解袁慎了,还有些奇妙的同病相怜——生母自闭,生父一直在外牧守,自己长成一幅精明警惕的性子。她叹道:“如此说来,你我自小都是有双亲,却如同没有。”

  袁慎悠悠一笑:“我早说过,你很像的。你若不是遇到了凌不疑,也会像我一样细细琢磨,然后找一个于自己最有益处的郎婿。”

  “是呀。”少商叹息,“可是,我还是遇上了他。”

  袁慎默然,良久后怅然道:“是呀。”

  作者有话要说:飞书原本指的是用箭射过去的书信,后来引申为所有不明来历的书信,如同鸿雁传书的隐申含义一样。

  第132章

  那日少商和袁慎难得的没斗嘴,还客客气气的互道再会。后来少商想想,那日算是开了个好头,因为以后她与袁慎再也没有过见面就吵架的‘盛况’。

  宫闱与朝堂再度恢复宁静安详,皇帝把那日挤兑太子的中等官吏痛骂的痛骂,贬斥的贬斥;并且除了下个月的上巳节大典,皇帝还让太子临朝听政。

  不过照太子的话来说,他宁愿在东宫看书写字,闲来饮一樽甘醇的清酿,画一幅静谧的桃花,湖畔垂钓,山间赏景,胜于听朝臣们那些或隐晦或激烈的奏报——仿佛为了佐证这话的可靠度,太子扭头就将东宫的印信节符一股脑儿都交给了凌不疑。

  皇后说,太子越来越像她的父亲,早已过世的宣太公了。

  少商终于见到了闻名已久的严神仙。他比皇帝年长了二三十岁,此时已须发皆白,不过面庞依旧红润精神,言谈举止俱是笑意霭霭,风趣可亲。时人普遍寿命不高,于是对老严这种一看就道骨仙风的老寿星天然就有一股敬仰之情。

  据说皇老伯当年种地有成,便卖了粮食做学费,跑去前朝都城立读书时认识的老严。他与皇帝名为同窗老友,实有半师之谊。

  难得相逢,皇老伯照旧摸着严神仙胖胖的肚皮恳求他入朝为官,严神仙一听就要去洗耳朵,皇老伯一把揪住他低骂‘能别动不动就学先贤的举动了吗,人家是饮河水吃野果,你酒肉丝竹哪样少过了’,严神仙很诙谐道‘其实老夫是在恭维陛下有尧帝之明’。

  恳求无果,皇老伯只好请老严多住几日,来个抵足夜谈,然后老严就在睡觉时把大腿压在皇老伯肚皮上。太史一怒奏报,说是客星冲犯了帝座,皇老伯还得苦逼的揉着肚皮给老严说情,严神仙借机又想告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