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七十七章 余勇可贾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表情尴尬的笑了笑,李诚如果抱怨几句呢,他心里还舒服一点。

  这样的客气,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说实话就是没有以前的亲近了。

  仔细想想,这个局面还不是自己造成的么?

  其实李诚的心态就没有变化过,皇帝不都是孤家寡人么?

  亲近?

  别闹了!“朕都不知该如何说了。”

  李世民叹息着摇头,不仅仅是因为新罗的事情,还有就是以前的很多事情联系起来。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

  讲是讲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但是让下面的人寒心了,皇帝就算是失败了。

  “陛下此言从何说起呢?

  一直以来,臣都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为人臣者做到这一步,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李诚正色道,李世民听了狠狠的一楞,脑子里浮现出各种事情。

  对啊,问题不是在李诚的身上,而是皇帝自身的问题。

  李世民总觉得李诚不是一般的臣子,李诚则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忠臣的位子上。

  做皇帝的希望臣子能紧守本分,李世民也是如此。

  只是李诚比较特殊一点,李世民一直希望两人的关系更近一点,一直存在一种错觉。

  交流又变得顺畅起来时,突然听到一阵欢呼声,李世民抬头看一眼,是城墙上发出的欢呼声。

  李诚及时的递过来单筒望远镜,李世民举着看了一阵,放下望远镜冷笑道:“贼酋威望不低啊。”

  贼酋?

  哦,乙支文德。

  李诚看紧看了一眼,传说中这个家伙能用好多把刀。

  对这个传闻李诚是不信的,人就两只手,能玩双刀就很难得了。

  刀这个东西,背在身上也是会印象行动的。

  战场上哪怕一点点的疏忽,都是会挨刀子的。

  “我之贼酋,彼之英雄。

  要怪就怪当年前隋不争气,把高句丽人的心气给养出来了。”

  李诚说这话时的语气冷森森的,透着一股子杀气。

  李世民轻蔑的一笑:“便是炀帝,那也是雄才大略,不是杨玄感,高句丽早灭了。”

  “杨玄感之叛,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炀帝还是心急了一点啊。”

  李诚突然想到,隋炀帝是李世民的岳父来的,所以在语气上还是做了一些调整,感慨更多。

  “炀帝之败,不是心急就能形容的,事前过于刚愎,事发失之急躁。”

  李世民说着停下来,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了。

  隋炀帝的很多举措,都是针对门阀去的,李家也是门阀来的。

  从一个臣子的角度看,李家失之忠义。

  这天下来的,总是有点不干不净的。

  李诚很快就反应过来,笑着转移话题:“兵临城下,不过是困兽之斗。

  不过也不能大意了,扎紧营盘,增加岗哨防备夜袭。

  多派探马,断其耳目。”

  这些都是常识,但是常识又有多少人真的当真呢?

  尤其是在顺风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