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章 再离长安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这一年的冬至刚过,李诚再次被叫进了宫。

  “朝廷的改土归流之策,明年启动,拟在羌人羁縻地推行。自成可有定见?”李

  世民面前的桌子上堆满了奏章,无疑是个勤政的皇帝。“

  有关政策,臣早有论述,不外以利诱之,不求快,但求稳。具体到执行,臣有几点建议,一是让羌民吃饱,怎么吃饱?推广土豆和玉米种植。二是军事威压,三是教化……”李

  诚本不想多说,事到临头还是没忍住。什么叫民族融合,这就是民族融合。听话的给好处,不听话的砍死。重点是政策上的平等,这很重要。不过难度也很大。二

  十一世纪的工业大国都做不到平等,何况唐朝呢?所以李诚没提什么平等,这年月的汉人,能拿羌人当人看,就算是很有良心了。李

  世民看着李诚久久不语,憋出一句话:“真的要离开长安么?”

  李诚不紧不慢的回了一句:“臣怕死!”一句话就把李世民说的哑口无言。

  知道的越多就越无奈,李世民知道的很多,关于八牛弩的案子,基本真相他都知道了。但是又能如何呢?这个事情牵扯太多了,李诚说怕死,不是说假话。

  敢于动手的人可能就是那么几个,但是愿意暗中配合的人呢?利

  益太大了,冒着杀头的风险都有人去做一些事情。“

  自成如何保证在登州就能安全?”李世民冷笑着反问。

  “登州人少,且臣有兵权,想在登州伏击臣可不容易。就算有人伏击,三五十人的伏击对于臣来说,土鸡瓦狗一般。”李诚说了一回大实话,李世民听了低头不语。“

  朕允了,少府监的差事,还是给你留着。”李世民还是想用李诚在工艺方面的才能。“

  臣告退!”李诚抱手后退三步,正要转身时,李世民来一句:“那个水泥,朕修大明宫用的不少,自成安排一下。”李诚笑了笑:“臣会安排人接洽内府采购之人。”

  说着转身就走,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李世民冷冷的看着李诚的背影,贞观以来,还从没有遇见过这样的臣子。就算是魏征,皇帝需要的时候,也会乖乖的服从分配。

  唯有李诚,死活不肯留在长安,偏偏此人大才,很不舍得。

  ………………

  顶着黄土高原清晨的寒风,一支队伍过了灞桥,为首的李诚伫立在桥边,眯着眼睛看着高大的城墙,好一阵才调转马头,追上队伍。告别长安城,连年都不过,可见李诚的心切。

  队伍中有两辆宽大的马车,其中一辆马车的帘子掀开,露出武约的俏脸蛋:“姐夫,舍不得么?为啥不让送呢?赶了个大早,这城门才开就出来了,天还没亮透呢。”

  “走吧!”李诚一挥马鞭,往前去了。媚娘在马车上撅着嘴,一会之后噗嗤一笑。

  出了长安就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