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39章 才不配位,可是会死人的_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

  韩同在他们的大家族之中,已经是几百年以来,站在顶尖的人物。

  地位高了,威严自然也就高了。

  往常,看到郑博文他们,都严肃的很。

  堂堂的四品工部侍郎,放在什么地方都不白给。

  成了倭国黜治大使之后,更是水涨船高。

  傻子都知道,这是皇帝和柳家家主赏饭吃。

  等在倭国熬够了资历,韩同也就该晋升为从三品下了。

  从三品下!

  那才是真正高级官员的中坚力量!

  九成九的人,都走不到这一步。

  同样的年龄下,其他大部分还在五品的位置上苦熬。

  m.

  看起来,十年之内从七品升到四品,已经很慢了。

  实际上,这已经极其可怕的速度。

  毕竟,韩同是一步到位。

  一夜之间,从县令成为工部侍郎。

  十年以来,虽然能力有限,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

  帮着李大亮,把工部打理得井井有条。

  等从倭国回来之后,最差也是上州的刺史!

  多多运作一下,成为一方大都督也不在话下!

  自乔师望之后,韩同才是最有希望,成为西域都护府大都督的人!

  到那时候,韩家就能一跃成为,大唐的顶级豪门之一!

  唯一欠缺的...就是没有爵位。

  侯爵位比三品,不管多大岁数,不管官职做到多大,韩同看见人家,照样要躬身行礼

  而此时此刻,站在郑博文对面这些人,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连他舅舅韩同,都需要巴结的大人物!

  称呼一声‘少爷’似乎并不过分。

  柳白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郑博文?”

  郑博文一下子站得笔直!

  “学生郑博文,请少爷示下!”

  这套军伍之中的规矩,也不知是他从哪里学来的。

  “按理说,韩同也称得上手眼通天的人物,他两个儿子进了书院,一个女儿嫁给了李延寿,前途不可谓不光明,为何你还整日在青楼之中厮混,靠博取名声为生?”

  泰记那份报告上写的很清楚。

  对于郑博文的评价,实在是不高

  此人自小素有才名,听说三岁读诗书,五岁通百文。

  十二岁便独作七律!

  然而,到了十九岁的时候,数次报考书院,都被黜落。

  一考,就是六年!

  六年时间,次次不中。

  贞观五年后的科举考试,也是一次都没有中过。

  他的家境不错,啃啃老,日子过得还算潇洒。

  整日流连于青楼之中,倒是混出些名头。

  可惜,家境并不代表家世。

  他顶多是在普通的青楼里混一混。

  春风阁这种规格的青楼,以前他没资格进来。

  最后,还是靠着好友推荐,进入春风诗会,这才能进来瞧一瞧。

  好像,这只是他第三次来到春风阁。

  郑博文闻言,脸一红。

  “回少爷的话,学生根基尚浅,数次考取书院不中,便想在风月之地结交一些好友,若是能结交到贵人,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