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8章 以一隅之地,独撑全国,这般功绩,举世罕见_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

  在一开始,姓白的小子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身份猜测,总共也就那么四五种而已。

  江南道这个地方很特殊,可以说相当的特殊。

  历朝历代造反的人不在少数,天南海北各有之。

  甚至于,远在海岛之上的儋州,都有造反的旗子拉起来。

  唯独江南

  或许是因为这里人太有钱,又或许是因为文风盛然。

  自封建王朝开始,江南造反的人屈指可数。

  最有名的,也不过是宋朝时期的方腊。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南特别喜欢出一些搅动风云的土匪恶霸。

  他们只会烧杀抢掠,从不知道英雄义气为何物。

  哪怕如方腊这般人物,最终也落得一个兵败被杀的结局。

  首发网址htt

  如果他能提前几年称帝,号召四方烟云,恐怕宋朝也就完蛋了,异族更无法入侵。

  这与江南人保守的性格有关。

  所以从一开始,人们就知道这个姓白的小子不可能是江南人士。

  就算他能从睦州搬来救兵,也不可能是睦州本地人。

  江南人士对于天下最重要的贡献,还是财富。

  可以说自唐朝之后,整个中原的财政都是江南支撑起来的。

  以一隅之地,独撑全国,这般功绩,举世罕见。

  相比之下,姓白的小子明显没有这般魄力。

  用地域来划分人的性格,放在后世纯属扯淡。

  但是在这个时代,是连垂髫孩童都知晓的道理。

  关中人豪放,关外人潇洒,江南人优雅,淮南人聪明

  从姓白的小子这段时间以来的作为,就连王綝都不禁感觉,这货是不是个倭国人?

  他几乎聚集了所有倭国人,惯有的臭毛病。

  内心自大,轻佻,心思阴鸷,表面上看起来却大方豪迈

  一个装惯了的人,骨子里就透着一种虚伪的劲头。

  不过现在他可以确定,姓白的小子并不是倭国人。

  而他身边这几个,就不确定了。

  其实,是不是中原人还是很好区分的。

  就算高句丽人、倭国人、骠国人,这些距离大唐近的人,长得都差不多,但是从言谈举止上,稍微精明一点的人,都能看出来玄虚。

  王綝从那几个黑袍人身上,闻到了一股子倭味

  在休养了一天之后,王綝坚强的走出房门。

  五牙大舰带来的炮击,让整个山寨面目全非,基本上能住的地方,除了曾经属于王管家的大瓦房之外,差不多都烂了。

  短短一天时间,姓白那小子的茅屋,又盖起来了。

  不知道,他是不是过分崇尚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传闻,听人说,如果他不住在茅屋里就睡不着觉。

  想想自己的身份,也是贵的没法再贵了,都没有这么多臭毛病。

  岁数都不大,应该是沾枕头就睡着的年纪。

  他强忍着想把姓白的那小子一巴掌呼死的冲动,艰难的走进茅屋。

  柳三已经跟着他好几天了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