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05章 这老头子养成了能听出别人心声的本事?_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

  大安宫是李二在修建大明宫之时,仿照太安宫所建。

  他们很清楚,李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回宫转上一圈。

  总不能老头子回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吧?

  在刘瑾的指引下,李渊带着一众老兄弟,朝着大安宫的方向走去。

  说来稀奇,自打大明宫建好之后,李渊还是头一次过来。

  和身后那群老头一样,李渊东看看西看看,满脸的新奇。

  主要是因为,大明宫多了一些,太极宫没有的设施。

  最直接的体会就是...茅房多了。

  要知道,武德年间,宫里是没有茅房的。

  之所以在皇宫之中盖茅房,还是李二见了柳白家,觉得方便,这才找人专门盖的。

  在此之前,都是那恭桶了事。

  记住网址.com

  每天清晨,掖庭局的人会派专人,到各个宫殿去收集秽物。

  有意思的是,皇帝拉出来的不能直接运出城去,而是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

  现在不一样了。

  每走一会儿,就能看见一座盖得格外别致的茅房。

  虽说对比其他的宫殿,显得矬了点,但比外边那些王宫贵胄,文武大臣家里的茅房,还是要华丽得多的。

  “老哥哥,且慢一步!”

  后边有个老头子憋不住了,知会了李渊一声,朝着茅房跑去。

  刘瑾脸色微变。

  这世上,岂有让太上皇等着别人出恭的道理?

  令他没想到的是,李渊就势往地上盘腿一坐,直接跟后边的老头子们,唠起了家常。

  刘瑾一阵无语的同时,又不仅有些佩服。

  他对李渊两父子,已经到了相当了解的地步。

  若是把李渊的境遇,放在李二身上,估计他没有这么大的胸襟,能放下帝王的架子,真正跟乡亲们打成一片...

  上了茅房,接着往大安宫走。

  见李渊有些气喘,刘瑾小心翼翼的说道:“太上皇,要不要准备仪仗?”

  李渊白了他一眼,道:“让老夫一人坐仪仗,兄弟们都跟在后边走着?”

  他挥手催促刘瑾。

  刘瑾只得低头继续走路。

  “也不知陛下出没出去...”

  刘瑾心中想道。

  “这时辰,你们家皇帝应该才出宫门没多久。”

  刘瑾悚然一惊,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难不成,这老头子养成了能听出别人心声的本事?

  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李渊嘿然一笑,道:“有人总拿老夫当傻子忽悠,就算老夫真傻,也不瞎,真当刚才老夫没在门口看见那小子?”

  刘瑾尴尬的笑了笑,道:“太上皇精明...”

  “老夫不愿为难你这小猴崽子,既然他不在,总不能白来一趟,去尚膳监叫一桌上好的席面,老夫在宫里,等着那厮回来!”

  “奴婢遵命...”

  刘瑾暗暗叫苦。

  打定主意,一会儿先去尚膳监安排饭食,然后赶紧找人去书院,给皇帝报信。

  这父子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