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4章 这个锅,房某来背_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

  历朝历代的文武大臣,似乎是天然的敌人。

  战是将门强,平时文臣盛,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规律。

  这种情况,只有到了宋朝的时候,才变成了例外。

  冗官冗政带来的结果,导致文官集团占据了先天的优势。

  将门一弱再弱,最后变得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事实上,大唐也是一样的。

  唯一的区别在于,文官集团对于将门比较仁慈。

  毕竟,当朝之中大部分文官重臣,都是从武将转变过来的。

  哪怕是提不动刀的房玄龄,也曾经当过随军的文书。

  当文官集团对将门过度其他,就会引起将门的竭力反弹。

  这是很多王朝,覆灭的根源之一。

  首发网址htt

  为了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李二可谓是殚精竭虑。

  文举已经结束三天了。

  按照规定的期限,两天之后就会放榜。

  紫宸殿之中,灯火通明。

  一份份誊抄过的卷子,摆在李二的案头,堆积如山。

  长孙皇后添了灯油,脸上挂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虑。

  皇帝太拼了。

  两天两夜不睡觉,铁人也受不了。

  看着李二发红的双眼,长孙皇后再不想打扰他,也不得不开口劝谏。

  “陛下...”

  才说了两个字,李二便烦躁的一挥手,将后话堵了回去。

  长孙皇后叹了一口气。

  将大殿之中的太监宫女全都赶出去,只吩咐刘瑾一人伺候。

  半个时辰后,长孙皇后端着一碗,皇帝平日最喜欢的银耳莲子粥,走回来,轻轻放在龙案上。

  “陛下,该歇歇了...”

  李二这才深吸了一口气,放下朱笔,抬起头来。

  “什么时辰了?”

  “快丑时了。”

  李二皱了皱眉,心中盘算片刻。

  “新的誊抄卷为何还不送来?”

  刘瑾急忙回答道:“回禀陛下,三省正在加紧研判,第六批人马上就到了!”

  话音刚落,门外响起了通禀声。

  “参见陛下!”

  萧禹手中捧着一摞考卷,冲李二见礼。

  刘瑾从他手里接过考卷,呈送到龙案上。

  李二翻了几下,道:“还有多少?”

  萧禹苦笑一声,道:“陛下,朝中的大儒都用上了,还有一半左右。”

  李二脸一沉,道:“为何进度如此之慢?”

  “回禀陛下,文举案卷不似武举,文章做得好不好,不是一两眼就能看出来的,诸位同僚生怕体会不到考生文章之中的用意,速度自然便慢了下来...”

  李二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如此说来,无法做到按时放榜?”

  萧禹回道:“预计,要往后拖上两天左右。”

  李二沉吟片刻,道:“罢了,让书院的诸位先生也参与进来吧!”

  萧禹脸色一变。

  让书院的人参与进来,势必会招致数不清的风言风语。

  就算书院的先生们,都秉持着一颗公平的心,但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吗?

  如此一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