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一章 秋闱_我真没想当阁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淮八大坊热闹了一夜,挂着明角灯的小船来回穿梭,在漆黑的河流之中宛如织成了一张金色的网。

  士子纠缠着要惩治行凶的秦墨,被府衙的人几句话镇下来了。

  “一群人被人家一个打了,真是好大的威风。”

  “有能耐乡试上争高低,拳脚功夫不如人,还在这里大声嚷嚷,嫌不够丢人吗?”

  “抓人?真当我府衙是诸位的养的狗了吗?”

  周围的人嘻嘻哈哈的笑着,最终事情也没闹起来。衙役就算是狗,也是皇帝的爪牙,谁敢豢养君王爪牙?

  两方话都没说绝,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晚一些,各府上的小厮也就提熘着写着府上名号的灯笼站在河边接人,夜色清冷,一夜的狂欢慢慢散了场。

  七月流火,月底闷热的势头渐减,八月天气开始有转凉的势头。

  秋闱的日子一晃就到了,王家上下顿时紧张了起来。

  王继已经去了开考现场,带着两个头戴方巾提着灯笼的青衣小厮,左边灯笼写着应天府,右边写着南京乡试。

  考试所用的江南贡院在夫子庙学宫的东侧,原本在洪武年外地学子参加南直隶乡试是需要另建考棚先预试的。

  彼时朱元章定都南京城,会试在南京举行,而应天府的乡试又要在南京城办,因此乡试另外搭建考棚以供学子居住。

  考棚还充当了遴选的作用,对外来的学子进行一个初步的预试,以保证同一届考生水平。

  不过在永乐大帝迁都之后,会试被搬到了顺天府,江南贡院便只用来容纳乡试的考生。

  那些考棚自然也就被淘汰,成为了南京城县学的考场。

  主考王华早在前几天就已经到了南京城,秦墨跟在王继后面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王阳明的老爹王华。

  五十多岁,看着正值壮年,精神矍铄满面红光。

  秦墨全程没说话,只是在王继身旁侍奉。期间王继随意点了一下秦墨的资格审查问题,王华应下了。

  全程大老护航,自然没有人能在秦墨考试资格上动手脚让其无法参考。

  时间一晃八月初八,秦墨需要在下午进入考场。考试分三场,每场考三日,每次都需要提前一天进考场。

  初八上午,秦墨还在床上呼呼大睡,王家上下忙开了锅。

  “烛剪带了吗?”赵清雪在偏房外问道。

  二青检查了一遍,默默将考蓝里的铜铫、号顶、门帘一应事务通通扫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点头道。

  “都带了。”

  “雨布呢?看天色阴沉沉的,保不齐要下雨。”赵清雪一边忙着放置吃食,头也不回的问道。

  “识认官结印也在那吗?”

  “在。”

  院子外,王家的丫鬟小厮也在上下忙活,备饭备菜,上香桉。各色燕窝、卤水鸭、透肥的羊肉打着滚气,流水般从厨房一盘盘端出来。

  今天是个大日子,全府上下的伙食都得到了极大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