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三章 横祸_我真没想当阁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城那边斗得昏天暗地,文官几乎全体都下场了。

  弘治三君子刘健拍桌子,谢迁骂娘,李东阳上奏折。上到内阁六部,下到小官,文官撸着袖子,硬生生让皇帝答应将八虎发配南京城。

  这算是皇帝最后的妥协,但文官们并不买账。

  事情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若是不做绝,恐怕后患无穷。文官们同样害怕刘瑾东山再起,于是准备伏阙而争。

  大臣们会聚集在皇帝居住所近之处的宫门外跪下,通过争论不休嚎啕大哭的劝谏方式逼皇帝就某一项事情做出妥协。

  这才是文官的大杀器,明朝历史上伏阙而争不再少数,多半都伴随着流血事件。最为惨烈失控的还得数1449午门血桉,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被群殴致死。

  外廷不平静掀起惊涛骇浪的同时,内廷同样也是暗流涌动,最大的变故莫过于司礼监太监王岳与李荣临阵倒戈。

  当皇帝处于文官们的步步紧逼之下,正准备将目光投向司礼监,想要让他们站出来说几句话缓和缓和气氛。

  谁知道司礼监太监王岳,五朝元老,宫内大珰。远比陪在先帝身边太监萧敬地位还要高,在宫里宫外势力极大。

  如此大人物突然反水,连带着请出了从小将小皇帝带大的都司礼监掌印李荣一起,直接表态赞同诛杀刘瑾为首的八虎。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胜券在握的斗争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变数。

  六部之中出现了阉党,吏部尚书焦芳连夜将文官的内部计划泄露给了刘瑾。而这也让刘瑾抓住了翻身的把柄,连夜带着其余七人在小皇帝面前控诉。

  “若司礼监得人,左班官安敢如是!”

  打蛇打七寸,刘瑾敏锐的抓住了司礼监反水的证据,在小皇帝面前陈词利害。意思是司礼监跟外面那群文官勾结,皇上您就危险了。

  内外廷勾结,这确实是每一代皇帝最为忌讳的事情。赵高张让的故事耳熟能详,小皇帝朱厚照闻言瞬间坐不住了。

  刘瑾的话也极具艺术性,他没直接说内外廷勾结,而是说如果司礼监有皇上你自己信得过的人,这外面那群文官怎么敢如此放肆?

  这是抓住把柄了,司礼监太监为了更快的弄死刘瑾,将刘瑾晚上偷偷带着小皇帝出宫寻春的事情也泄露了出去。

  文官一听这还得了,哥几个来活了,今天必须干死那刘瑾。

  可正是因为心急,导致被刘瑾抓住了把柄,大好的局势瞬间扭转。刘瑾一番话大义凛然,大打感情牌,处处为小皇帝着想。

  小皇帝动摇了,连夜下了三道圣旨,撤换司礼监太监王岳,换上刘瑾。掌印仍旧还是李荣,刘瑾暂时动不了他。

  一夜之间,八虎得到了赦免,并各自得到了实权。马永成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张永提督十二团营。

  文官们傻眼了,被皇帝一招打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