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三章 会试与大同家书_我真没想当阁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里都乱糟糟的。”坐在马车里的秦墨吐槽了一句。

  会试赶考的日子,天没亮贡院门外大街就排成了长队,点燃的火把看不见首尾。

  有些学子住在城外更是早早的提前几天入城去往鸿胪寺报考,除此之外还要办一系列的手续,否则进不了考场。

  秦墨倒是随性,考过一次乡试了,对于会试也没那么恐慌。

  赵清雪前几天就嚷着要送秦墨进城赶考,天太冷秦墨就拒绝了。二娘本就带病,赵清雪来送考,其余人也没理由不来。

  仔细想一想怪麻烦的,遂作罢。

  其余人隔得远,考箱是赵清雪送来的,里面砚台烛剪毛笔各式各物一应俱全。除此之外,还有雨布与毛毯。

  问秋做了吃食,秦墨在下午城门关闭前早早入城,随便在贡院外找了个客栈对付了一下。

  一觉睡到二更天就被街上的动静吵醒了,随即提着考箱出了门,汇入了熙熙攘攘打着火把的赶考队伍里。

  赶考的举子都有书童作伴,有的扎着喜感的双丸子头,背着考箱打着火把为主人撑着银伞,浩浩荡荡的走在街上。

  相比之下,秦墨倒是显得寒酸。没有点火把也没有书童作伴,一个人默默背着考箱蹭着火把光亮前行。

  秦墨内心空空,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想,这正是最好的状态。

  轻车熟路的走到南直隶学子的考牌下,南直隶参考的五百多举人大部分注定只是陪跑的命运。

  有些人神情紧张,面色苍白,身体不住的发抖。而有些人则是满脸的轻松,也不知道是信心满满还是来走个一轮游。

  一切流程与乡试差不多,京城的贡院环境也没比江南贡院好到哪里去,同样是禁闭室一般的小号。

  低矮的小号里,考生只能缩着身体进入,在狭小的空间里钉雨布,将检查过后的考箱事物尽数取出放置。

  循着考场号图,秦墨一脸懒散的寻到了自己的座位。

  离开考还有一段时间,秦墨打着哈欠趴着补觉。京城二月天冷,号房四面通风,不盖着厚实的衣物睡着睡着人就没了。

  好在秦墨这半年来身体养的不错,醒来也没觉得身体哪里不舒服。

  考试开始后,拿到考卷的秦墨还是有些困顿,眯着眼睛看了一眼五经题。他治的是春秋,难度系数较高。

  科举重首艺,首艺就是本经。

  会试第一场四书五经题中,只要将自己的本经题答得好,四书题答得稍微平庸一些也能中进士,甚至位于前位。

  除此之外,文风也很重要。主考官的文风喜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取进士的可能性。

  考生会打听主考为何人,属于哪一个文派。例如李东阳就是茶陵诗派的代表,历史上茶陵派也十分出名。

  茶陵诗派中举之人一部分包括李东阳的同年,另一部分即是他的学生。他们主张情感流露,复古文风。

  总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